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连续11年位居榜首的工商银行,营收却频频受挫

时间:08-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64

连续11年位居榜首的工商银行,营收却频频受挫

编辑 | 虞尔湖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银行作为金融业中极为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相关部门调控市场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排场可谓是巨大的,尤其是工商银行。连续蝉联全球1000强银行榜首的它,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但随着四大行纷纷公布自己2023Q1财年的经营情况后,工商银行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尽管其在四大行中仍然稳坐榜首,可作为四大中唯一一个业绩下滑的代表,实在是有些坐不住了,更何况其努力推动的“拉内需”政策,也没有太大起色。 实体经济疲软,银行业无所适从 2023年,相关部门作出明确指示银行业监管坚持主线不改,严监管态势仍将延续,监管政策将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据公开数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净息差也进一步收窄,整体经营环境承压。截至2023年3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同比增长10.9%。 结合2023Q1的GDP来看,尽管Q1的GDP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已经比前三年同期平均增速低0.5%,反映出经济环境还未回到理想情况。除此之外,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从2022年末的273.2%上升至281.8%,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创新高,居民部门杠杆率重拾上升趋势,违约的风险正逐步增大。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产业作为银行放贷业务的目标群体,在近年来也对有意识地减少了贷款事宜。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加大了支持、补助力度,另一方面还有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担忧,尤其是在现如今汽车、房地产行业频频爆雷的情况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公司决策层都会谨慎行事。 但业界普遍认为,国内银行业经营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复苏动能逐渐增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发力,金融行业整体稳健发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典范。然而对于一众普通消费者而言,经济大环境不佳,守住自己的钱包比借钱过日子更重要。银行想依赖居民消费群体弥补B端的不足,只能说有用但不多。 业内分析师还介绍,短期内国内银行将依旧面临竞争加剧、优质资产来源稀缺、房地产和平台类业务不确定性持续、存贷利差继续收窄、资产质量下滑等一系列挑战。这也难怪近期银行也纷纷走向了裁员之路,哪怕是日进近十亿的工商银行也不例外。 工商营收下滑,“宇宙行”迎来新烦恼 7月5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工商银行凭借雄厚实力:4973亿一级资本,连续11年位居该榜单榜首。据统计,今年是中国连续第二年有140家银行上榜,一级资本总规模达3.3万亿美元,总资产达42万亿美元,在一级资本和资产增长方面继续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工商银行能在其中稳坐头把交椅,经营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偏偏就是这么一家宇宙银行,交出了一份耐人寻味的财务成绩单。 2023年Q1,工商银行营收2275.96亿,同比下降1.09%;总利润1066亿,同比下降3.81%。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9%,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2%,分别下降0.11%、0.93%。报告期内年化净利息收益率下降至1.77% 作为四大行中唯一一家交出负增长成绩单的银行,工商银行也对此作出了解释,尽管理由看起来不那么尽如人意。 面对成本上升,工商银行给出的解释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客户投资理财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产管理、代销基金收入下降较多;而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老生常谈的“资产、负债两端协同发力,持续优化结构,将净利息收益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而事实上,工商银行在发布Q1财报之后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其知道问题的根源是企业不再愿意以贷款的模式,扩大生意规模;消费者也开始有意识地开源节流,哪怕是加大信用卡的发放量,也根本无法为其产生额外收益。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达1.64亿张,服务客户1.09亿户、商户突破1200万户,客户及商户同比增长,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继续保持全球发卡量最大、客户数最多、首家特约商户数突破1000万户的银行。 然而,所有信用卡持卡用户都心知肚明,只要不分期、不还最低金额,信用卡就是一个薅羊毛利器。工商银行一方面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提供更多的优惠,而说到优惠,就不得不提把优惠和服务做到极致的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虽然不在“四大行”之列,但其凭借强大的服务体系、更为实际的优惠让利,俘获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 招商银行作为一个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成立至今仅有短短36年的招商银行,却被许多年轻消费者所追捧,原因不外乎有三:优惠力度大、覆盖商家广、更贴合用户需求。 以上这三点是四大行非常难以触及的。一方面是受制于传统思维,毕竟在其一贯的行事作风就注重在“稳重”二字。另一方面是优惠力度,工商银行的信用卡相对而言,主打的是大额消费,比如说旅游、家电专项等,可这些是具有极强的季节性或者是较长的购买间隔期的消费行为,尽管涉及金额高达260亿,但能为工商银行带来的营收极为有限。 尽管工商银行声称,今年上半年,旗下信用卡消费额近1.1万亿,其中便民移动支付消费额同比增长15%。但消费疲弱、按揭贷款退供等因素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分析师介绍,工行虽然目前在国有六大行中规模稳居第一位,但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务不容乐观,信用卡和房地产的坏账爆发,大环境陷入寒冬。这样的前提下,工商银行的业务或已经触及天花板,如果不尽快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增速逐步放缓“宇宙行”的名号或会易主也未可知。 罚单连连、高管动荡,工商银行道阻且长 在外行人眼里金融行业就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高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尤其在银行这种来回捣腾资本的地方,监管就越是得严苛。工商银行高管近期频频被点名,也让这个宇宙大行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8月1日,相关部门通报,工商银行总行原个人金融业务总监兼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李卫平被开除党籍。通报中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李卫平是“逃逸式辞职”、“银企旋转门”的典型,应予严肃处理。次日,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顾建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通报,便接踵而来。 但其实早在今年7月,针对工商银行内部纪律问题的调查,就已经全面铺开。7月17日,监管部门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因利用本行信贷资金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发放贷款偿还欠息掩盖资产质量、业务存续期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或理财资金被挪用,被处罚款人民币110万;此外还有两位高管被罚款并接受警告处分。 此次相关部门的雷霆行动,用枪打出头鸟来形容也不为过。本就树大招风的工商银行,内部情况由于涉及到机密,外界一般不得而知,可每次有监察组进驻时,一封封雷霆通报涉及的违法金额,却着实令人震撼。 工商银行一方面在面临内部重整、大洗牌;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调性跟得上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在线上业务量井喷式增长之时,工商银行的谨小慎微,就会成为自己发展的绊脚石。 对比批复金额较为宽松的、操作空间较大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而言,工商银行作为国有银行,有着一定的封闭性。同时网上对于其App操作便利度、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早就有所怨言。 当客户是企业时,工商银行可以利用政策优惠、降低贷款利息等,来让企业选择性妥协;可当客户是个人消费者时,自然就不会再妥协,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华夏银行,越发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 结语 工商银行作为国有银行中的老大哥,其业务体量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令许多同行望尘莫及,但一艘巨轮,需要更多的燃料和更坚实的构造,去支撑其走向更远的未来,工商银行也同样如此。 但“宇宙行”也有着自己的烦恼。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疲软的实业经济,其不得不选择开拓自己并不太占据优势的C端市场。如何在重整内部的同时进一步打开C端市场,工商银行接下来要仔细斟酌了。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